“煤改電”不是簡單的從煤爐子換成電爐子,,而是一項系統性的綜合工程,需要財政,、環(huán)境,、市場監(jiān)管、發(fā)改委等主管部門多方面政策的落實和配合,,尤其要有針對性地解決電采暖用戶的核心關切,。
2017年是國務院“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根據“大氣十條”制定的目標任務,,到2017年,,京津冀區(qū)域細顆粒物(PM2.5)濃度要比2012年下降25%,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2017年轉眼已過大半,,然而前7個月的數據卻顯示,北京想要完成這一目標實現治霾之戰(zhàn)完美收官并非易事。環(huán)保部近日發(fā)布數據,,北京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為6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還小幅回升了3%左右。放眼整個京津冀區(qū)域則情況更不樂觀,,上半年京津冀13個城市PM2.5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3%;PM10濃度為1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2%,。一場秋雨一場寒,眼看著又一年供暖季臨近,,下半年的PM2.5數據比上半年更差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在此背景下,作為冬季北京采暖“主力”能源的燃煤,,勢必受到更大的“關照”,。北京市目標在2017年底前完成全市農村地區(qū)700個村莊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任務,其中,,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房山,、大興,、通州七區(qū)要基本達到“無煤化”。按照《北京市“十三五”“煤改電”實施計劃》,,“十三五”期間“煤改電”計劃完成1521個村67.4萬戶電采暖改造,。截至2016年11月,北京完成“煤改清潔能源”的用戶中,,“煤改電”574個村19.8萬戶,,占到接近九成用戶,相較而言“煤改氣”僅有89個村2.9萬戶,??梢钥闯觯懊焊碾姟比耘f是今冬治霾之戰(zhàn)所重點倚賴的措施之一,。
“煤改電”工程已經在北京城市核心區(qū)實施14年,,從2013年開始北京在全市(包括郊區(qū))范圍內大力推廣。但圍繞“煤改電”價格,、性能,、監(jiān)管等問題的質疑之聲一直未曾中斷。一方面,,政府著實下了很大的財力人力物力,,以極大的決心希望能推動“煤改電”真正成為利國利民的民心工程,。但另一方面,“煤改電”引發(fā)的爭議聲似乎蓋過了它所背負的期待:近年來冬季采暖期的霧霾現象并未因為把煤被“改”了而發(fā)生直觀的改善,,反而一直在“變本加厲”,;偶爾見諸報端的“煤改電”項目負面新聞卻使得公眾對“煤改電”的印象停留在“光費電,卻不暖”的成見中,??梢哉f,“煤改電”從原本設想的民心工程變成了一個費力卻不討好的棘手工程,。
縱觀多家媒體報道,,民眾反映“煤改電”的問題多集中在三個領域,一是供暖效果,,二是用電價格,,三是招標公平。央視曾經報道房山區(qū)某村作為北京市“煤改電”首批試點村,,好不容易拆除了燃煤鍋爐改成電采暖,,卻在冬天重新搭起吊炕燒煤球,為此甚至有村民專門從新建的別墅中搬回了老宅居住,。該村安裝的“直熱式”電采暖設備遭村民棄置的主要問題在于室內溫度只能達到11-12℃,,而日耗電卻高達15度,一戶家庭的100平米房屋內如果有5個電暖氣片,,則日耗電達75度,,補貼后電費仍達到約40元,采暖花銷比“煤改電”之前漲了數倍,。這對于并不富裕的農村居民來說,,吸引力顯然不如供暖效果好且價格便宜的散燒煤。另一種“蓄熱型”電暖氣,,雖然能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異降低電價支出,,但卻存在加熱慢、效果差的問題,。此外,,據媒體報道,有公眾質疑2016年北京“煤改電”設備招標中存在多家不符合資質企業(yè)入圍的現象,,認為政府忽視工程質量本身,,卻把精力放在分食這項浩大工程背后的巨大“蛋糕”上。
筆者認為關于“煤改電”的眾多問題中,,供暖效果始終是核心問題,,這也是解決其他問題的前提。只有電力供暖設備的效果能滿足居民冬季室內溫度需求,“煤改電”才有推廣的必要,,否則即使電力價格再便宜也沒有任何意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關于“煤改電”供暖效果差的爭議多發(fā)生在2013-2015年較早推廣“煤改電”的試點村,,而2016年后則滿意度較高,。究其原因,2016年是空氣源熱泵和地源熱泵作為供暖替代設備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元年,,這一年北京農村地區(qū)的“煤改電”用戶出現了井噴式增長,,當年新增空氣源熱泵用戶15.1萬戶。而更早之前使用的設備則以“直熱式電取暖設備”或“蓄能式電暖器”兩種為主,,在2013年,、2014年兩年70個村的試點中,,70%的用戶選用的是“直熱式”,;2015年,政府重點推廣的是“儲能式”,。但由于這兩種具有設備由于耗電高,、效果差的缺點,已經不鼓勵在以后的“煤改電”項目中推廣,。
技術的成熟使得能耗低,、效果好的空氣源熱泵,特別是變頻式空氣源熱泵等設備成功進入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推廣階段,,以往電采暖設備剛裝上即遭棄置的現象得到了極大改觀,。空氣源熱泵由電動機驅動,,利用蒸汽壓縮制冷循環(huán)工作原理,,以環(huán)境空氣為熱源制取熱風供暖,具有能效比(COP)高,、室內溫度有保障等優(yōu)點。雖然設備售價高于2萬,,但刨除每臺空氣源熱泵市區(qū)兩級各1.2萬的補助,,市民的實際花銷僅需兩千左右。值得稱道的是,,為了配合空氣源熱泵和地源熱泵的推廣使用,,政府設立了統一的監(jiān)管平臺對所有設備進行遠程監(jiān)管,全市所有設備的運行情況都將反映到后方的平臺上,,包括出水溫度進水溫度等等,,機器若出現問題也會遠程報警。如此一來,極大保障了電采暖用戶的使用體驗,,也提高了用戶的使用積極性,。
“煤改電”作為“惠民工程”初衷是解決燃煤采暖引起的環(huán)境、民生,、經濟等矛盾,,卻暴露出了在價格、效果,、維護,、保養(yǎng)等方面的瑕疵?!懊焊碾姟笔欠衲軐崿F當初設定的政策初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能否及時“對癥下藥”、正確引導,。政府需要充分意識到,,“煤改電”不是簡單的從煤爐子換成電爐子,而是一項系統性的綜合工程,,需要財政,、環(huán)境、市場監(jiān)管,、發(fā)改委等主管部門多方面政策的落實和配合,,尤其要有針對性地解決電采暖用戶的核心關切:
首先,可以出臺政策鼓勵用新技術對較早完成“煤改電”的試點村莊進行“二次改造”,;
其次,,鼓勵企業(yè)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補貼不會臨時中斷,,以免用戶因經濟問題而再次棄置,;
第三,要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完善市場監(jiān)管,,剔除設備質量不過關卻通過違規(guī)手段欲“分一杯羹”的不良企業(yè)。
隨著群眾接受程度的提高,、電采暖設備技術的成熟和項目經濟性的上升,,“煤改電”有望漸入佳境,從而擺脫過去的負面影響,。北京作為率先實現“無煤化”的城市也可以將其“煤改電”的經驗及教訓逐漸向華北更大范圍進行推廣,。一方面,這對于華北解決冬季供暖污染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另一方面,,在當前電力裝機過剩,,特別是夜間電力負荷嚴重不足的背景下,“煤改電”項目的推廣對于平衡電網供需,、解決棄電問題也是重大利好,。